云朵航空氢能无人机(象山)研发制造基地正式启动 氢能无人机成功首飞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比翼飞行

2025年10月21日,云朵航空氢能无人机(象山)研发制造基地在象山正式揭牌,标志着云朵航空在低空经济与绿色航空融合发展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活动现场,云朵航空与航天氢能(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氢能无人机成功完成首飞,标志着双方在氢能动力系统与智能无人航空装备深度融合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云朵航空氢能无人机(象山)研发制造基地是集研发、制造、示范应用于一体的专业化基地,立足象山“空海一体,创新无限”战略定位,以航天氢能(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氢动能核心技术为基础,重点布局氢能无人机飞控系统研发、行业AI算法训练两大核心方向,打造国内领先的氢能无人机产业化平台。基地将建设高标准研发中心、智能化生产线和开放测试场,配备低空智联网通信导航系统、多环境模拟实验室及AI训练云平台,全面支持氢能无人机在复杂海陆空环境下的技术迭代与场景验证。依托象山濒海地理优势,基地将重点开展海上风电巡检、海岛物资投送、海洋生态监测、应急救援等典型场景的飞行试验,推动构建“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场景落地”的低空经济全链条生态。
启动仪式上,云朵航空与航天氢能(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布首款合作成果——氢能无人机,并成功完成首飞。该机型搭载航天氢能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氢燃料电池系统,突破了传统锂电池无人机续航时间短、补能效率低的瓶颈。其最大起飞重量达30公斤,最大续航时间超过2小时,有效作业半径突破50公里,具备长航时、长寿命、高负载、大载重的飞行能力。得益于氢能动力的零碳排放特性,氢能无人机在实现高效作业的同时,真正做到了绿色环保,契合国家“双碳”战略目标。

云朵航空董事长陆世栋表示:“在象山建设研发制造基地,是公司推动技术成果产业落地的重要战略举措。我们将以AI驱动飞行器设计迭代,以真实场景反哺算法进化,实现‘研发—测试—应用—优化’的闭环。目前,我们正在构建‘人工智能+飞行器制造+低空经济产业服务’一体化布局,未来的竞争不仅是单机性能的比拼,更是系统化能力和生态协同的较量,让无人机不仅能飞得更远,更能思考得更深。”

航天氢能(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指出:“氢能是未来航空动力的重要方向。此次为无人机提供燃料电池系统,是我们将航天级氢燃料电池技术向民用低空场景延伸的重要里程碑。氢能无人机成功首飞,验证了氢能动力在多旋翼无人机平台上的可行性,也为后续产品系列化、规模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这款氢能无人机预计年产量将突破3000台,首批产品将于2026年一季度交付,后续将在全国多个沿海城市及重点生态区域部署应用。

随着云朵航空氢能无人机(象山)研发制造基地的正式启动和氢能无人机的成功首飞,一个以氢能为驱动、以智能为核心、以场景为导向的低空经济新生态正在东海之滨加速成型。未来,基地将持续汇聚创新资源,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双轮驱动,为构建绿色、智能、高效的空中交通新体系贡献创新力量。